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
热线电话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您的位置: 首页 > 服务 > 学术动态

杨振宁:光荣与梦想

作者:安徽名人馆 日期:2018-11-14 点击:8709

1957年10月3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杨振宁和李政道博士。60年过去了,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重回故乡的杨振宁,遇到的并不全是温情。人们谈论起他,也许首先想到的是翁帆、国籍和诺贝尔。杨先生被庸俗地解读了,有关科学、梦想和情怀的故事却被人遗忘了。

2.jpg

学生时代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于合肥城内四古巷家宅。他在第五进东正屋出生时,父亲正在怀宁执教,故沿振辈,给儿子取名振宁。杨振宁五岁时,母亲罗孟华为他请了教书先生,他念的头一本书是《龙文鞭影》。六岁随父母前往厦门(父亲杨武之任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1929年,父亲杨武之到清华大学任数学系教授,迁居北平。

杨振宁在清华园里一共住了八年,1933年至1937年他在北平崇德中学上了四年中学。“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念初中时,为了参加中山公园举行的初中生演讲比赛,我记得我非常紧张,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的讲题是《中学生和责任》——那是‘一二▪九’时代。”

1935年杨振宁在西院11号.jpg

1935年杨振宁在西院11号

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杨家卷入“跑反”的队伍中(旧时指为躲避兵乱或匪患而逃往别处),从北平搬回合肥,杨振宁进入庐州中学借读。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后,杨振宁考入了西南联大。杨振宁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和简陋的情况下完成他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杨振宁进入西南联大报考的是化学系,但一进去就改念了物理系)。宿舍是茅草房子,一个宿舍住40个人,没什么菜吃,米饭里有沙子,还有日本飞机常来轰炸,教室窗户经常被空袭震碎,又冷又透风,但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形下,西南联大的师生员工却精神振奋,以极严谨的态度治学,弥补了物质条件的不足,他说:“我一生非常幸运的是在西南联大念过书,因为西南联大的教育传统是非常好的,这个传统在我身上发挥了最好的作用。”杨振宁回忆说;“在西南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俩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我对对称原理产生兴趣源于吴先生的引导。”“为了写硕士论文,我去找王竹溪先生……在王先生的指导下,我写了一篇论文,是关于统计力学的。这篇论文把我引导到统计力学的领域。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杨振宁后来曾说,此生在物理学上的见识、眼界、胆略、鉴赏能力和基本态度,都是年轻时在中国获得的,是在西南联大这块沃土上扎下根的。

1944年,杨振宁考取了清华大学“庚款留美生”物理专业唯一的一个名额。1945年夏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师从物理大师费米和泰勒读研究生,两年半后取得博士学位。杨的博士论文被泰勒称为“这是我有生以来支持的最好和最短的博士论文”。

杨—米尔斯理论和宇称不守恒

一提到杨振宁,大家都知道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获奖的成果是他和李政道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但是现在的物理学界普遍认为,杨先生在物理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是他1954年跟米尔斯创立的规范场的理论,认为这是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和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之后的最为重要的物理理论。当年二人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合作文章,提出了现在所谓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也就是杨—米尔斯理论。杨振宁的这一科学成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结构之一,“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作”(丁肇中的《杨振宁小传》)。

   在自然界有四种基本力量,强力(众所周知的核聚变),电磁力、万有引力和弱力(控制中微子相互作用的力量)。1956年以前,所有的试验都表明这四种力相互作用的每一种都是左右对称的,就像每一事物和它镜中的对照一样。物理界的专门术语称之为宇称守恒。1956年后发现了一些新粒子,它们有很多令人迷惑的现象无法解释。“那年夏天,我和李政道两人在布鲁克海文试验室研究这个问题时,曾大胆设想:弱力里宇称不守恒”,那么新粒子迷惑的现象就能得到解释了。这一年《物理评论》刊出他们的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问题》,此文一出立即引起物理界的轰动,1957年10月3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杨振宁和李政道博士。这时候杨振宁拿的还是中国留美学生的护照。著名华裔物理学家、MIT数学系教授郑洪提供了一个形象的说明:物理学界有一个通俗的说法,诺贝尔奖分为三等,第三等的贡献是第二等的1%,第二等的贡献是第一等的1%,60年前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相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获得的诺贝尔奖是其中的头等——爱因斯坦是唯一的例外,特奖。 

杨先生与祖国

1964年,杨振宁加入了美国国籍,他知道父亲到死也没有原谅他抛乡弃国。

其父亲是著名的数学家,赴美留学期间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学士和芝加哥大学数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杨武之是中国老一辈的知识分子,目睹了祖国的被欺辱被瓜分,出国后尝尽了种族歧视的滋味,能看到祖国的独立富强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事情。1957年,杨的父亲杨武之曾和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日内瓦见面,他给杨振宁介绍了新中国的许多新事物,并给这对夫妇写了两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1957年8月9日父字。” “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居他国的观点,迁居别国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他(杨的父亲杨武之)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知道临终之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1971年春,美国跟中国自1949年以来冻结多年的外交关系开始有解冻的迹象。这一年,离开故乡26年的杨振宁以美国公民身份第一次访问中国,周恩来设宴招待。此后他几乎每年回国访问,持续受到中国官方高规格礼遇。他敬佩毛泽东和邓小平,对新中国抱有很多的希望和敬意。《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记载:“杨振宁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因此多次找杨,都被他顶了回去。

1979年1月,邓小平会见物理学家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jpg

1979年1月,邓小平会见物理学家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

杨振宁力所能及地为中美建立友谊桥梁。回到美国后,他对中国的情形作了很多报告,由于他的名望和为人,他的演讲在美国社会起了和大作用。在当时中美关系没有完全解冻的情况下,他这样做担了很大风险,但是杨振宁认为正面报道中国在各方面的许多发展是他的义务。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持友好态度,愿意同中国亲近,杨先生的功劳非常之大。

2003年,回到清华大学长期定居,清华大学盖了三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智,一幢给林家翘,姚和林都是杨振宁劝回来的。杨先生在国内多所高校巡回做报告,设立奖学金,帮助科研发展。应该说,这时候的杨振宁,基本上全部时间都在中国。实际上,有没有中国国籍,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一样能开展工作,一样能为中国作出贡献。

杨振宁还为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培养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身数学奖”相继成立。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90岁仍发挥余热,杨振宁在90岁的年纪,依然在给本科生上课。

杨振宁与邓稼先

杨振宁与邓稼先既是安徽老乡,又是西南联大和美国普渡大学的同学,俩人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感情,后来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6.jpg

邓稼先(右)杨振宁(左)

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大陆探亲访问,开列了在北京要见的人名单,第一个就是邓稼先,由此就出了因“文化大革命”正在蒙冤的邓稼先,也解救了一批中国宝贵的科学家。

许鹿希(邓稼先的夫人)感叹道:“我尽管不信佛,但是对这件事情总觉得冥冥之中上天有个安排,让杨振宁来救邓稼先一命!1990年我去美国时,与杨振宁谈起,他大吃一惊:‘有这样的事?'其实,无意之中他还救了一大批中国搞核武器的人。这样的巧合真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简直太绝妙了!我至今想不出该怎么表达,我为此非常感激他!”

——倪既新:《许德珩女儿、两弹元勋邓稼先夫人——许鹿希的人生故事》,摘自《档案春秋》2009年第7期

许鹿希曾在《至今热血犹殷红——谨以此文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院士逝世20周年》说道:“邓稼先对杨振宁的学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多次讲过: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是可以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想媲美的,要比他获得的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有更深远的意义 ”。

95岁的杨先生落叶归根,人生绕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这或许就是一位耄耋老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父亲作出的宽慰。

参考资料:《谈读书教学和科学研究》《杨振宁:盛名之下》


分享到:

上一条:【名人逸事】曹操与华夏正音

下一条: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